遇“践”青春⑤ | 声入万家!实践团在西武宁村的宣讲足迹与暖心回响🤩

作者:发布时间:2025-08-08浏览次数:10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怀着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的满腔热忱,滨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公卫系心护银龄,慢病体重共衡量”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烟台市牟平区西武宁村的实践征程,渴望用脚步丈量乡土的温度,用专业赋能乡村的健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村中,探寻知行合一的真谛,书写服务家国的青春答卷


早上8点,团队成员清点物资、整装齐发,共同乘车奔赴集合点——烟台市牟平区西武宁村。一抵达,我们便受到了当地村支部的热情接待。在互相介绍并了解村庄概况后,社会实践队成员们便迅速投入角色,按照前期会议中提到的工作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上午9时,实践队聚焦村民健康核心需求,深入村中广场及周边区域,开展“慢性病防控与体重管理”主题调研。队员们分组行动,手持精心设计的问卷,与村民们促膝长谈。我们不仅记录下详实的数据——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知晓率、管理现状,以及村民对体重健康的认识与困扰;更在访谈中倾听到最真实的基层声音:他们对便捷医疗服务的期盼,对科学健康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提升生活质量的朴素愿望。每一次问卷的填写,每一次耐心的解释,都是我们贴近乡村脉搏、理解民生需求的宝贵窗口。


下午15时,在村支书的鼎力协助和村民们的热切期盼中,结合先前在烟台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学习的交流学习及黄海明珠社区的参观访谈,一场以“公卫系心护银龄,慢病体重共衡量”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在村民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实践队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亲切的话语,讲述了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深远意义及其与村民福祉的紧密联系,激发村民心中建设家乡的澎湃热忱与责任感;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的号召,结合通俗语言和鲜活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科学管理体重对预防慢性病、提升生命质量的关键作用;针对不同年龄层村民的健康需求,宣讲内容精准覆盖了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与实用应对措施;依托“一秤一尺一日历”为居民现场提供体重、血压、胸围等基础指标的测量,并提供个性化的建议;通过播放急救技能和八段锦教学视频,并结合队员一对一的现场演示与手把手指导,将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让村民不仅听懂,更能上手练习。这种“视听结合、讲练互动”的生动形式,使得健康知识不再停留于认知层面,而是将科学的健康理念和技能化作涓涓细流,浸润到每位村民心田,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素养与自我保护能力,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与共鸣声此起彼伏。

宣讲结束后实践队与当地村支部互送锦旗,两面锦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无声地诉说着在这段短暂却充实的时光里,实践队员与基层干部、乡亲们之间建立的真诚友谊与相互认可


从深入调研、倾听银发长者的健康诉求,到精心策划、为全龄村民赋能健康知识;从传播国家战略、点燃乡村振兴的奋斗之火,到扎根基层、守护每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次西武宁村之行对队员们来说不仅仅是一场社会实践,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淬炼与精神洗礼,队员们不仅将宏观国策具象为村民触手可及的健康福祉,更在身体力行中深切体悟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青年担当与民族复兴的同频共振。这次旅程让我们更加坚定:唯有将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专业知识融入服务人民的火热实践,才能真正在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落实“体重管理年”目标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出无愧于时代的绚丽青春之花